10.3969/j.issn.0447-6573.2016.08.021
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寻找另一个自我——评艾夫根尼·基辛巴黎独奏会
近年来,乐界新星不断涌现,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有不少我小时候深为仰慕的演奏家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荣光,甚至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就连少年成名的基辛(Evgeny Kissin)也未能幸免.他13岁时录制了肖邦两首钢琴协奏曲;16岁时在东京举行了独奏会;1997年,他又登上了伦敦阿尔伯特音乐厅的舞台,在众星云集的国际乐坛上站稳了脚跟.特别是最后一场音乐会好评如潮,并发行了DVD.当时的盛况令人过目难忘:英国观众一改往日的冷静刻板,狂热鼓掌并不断要求加演;基辛一边笑容可掬地谢幕,一边信手拈来,一口气弹了三个多小时,不仅曲目不重样,而且状态依然稳健如初.
必然王国、自由王国、巴黎、钢琴协奏曲、音乐厅、音乐会、演奏家、状态、英国、新星、舞台、视线、少年、曲目、伦敦、录制、刻板、观众、独奏、东京
F01;D61
2016-10-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