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0447-6573.2012.04.018
湘南目连戏的民俗性与宗教性
关于湘南传统音乐与佛教音乐的关系,已为一些学者所关注,如石生朝、黎建明《目连戏、南戏的源流与声腔形态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凌翼云《目连戏与佛教》(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等.本文以湘南目连戏为例加以阐释,湘南目连戏主要包括衡阳湘剧、祁剧和辰河戏中的目连戏.作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连戏长期属于戏曲学研究范畴,①音乐学涉及不多,相关研究如吴宗泽《辰河戏〈目连〉高腔探源》(《黄钟》1997年第4期),认为辰河高腔是江西目连高腔或"道±腔"和辰浦一带的"傩堂腔"相结合的产物.随着音乐人类学的发展,目连戏所蕴含的传统音乐文化特征及其价值意义越来越受到重视.目连戏的民俗性、宗教性及艺术性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在从佛经、变文至戏曲音乐的嬗变中,湘南目连戏是否保持了古老的宗教音乐特征?下面从三方面试作分析.
目连戏、民俗性、音乐人类学、文化遗产名录、辰河高腔、教育出版社、宗教性、音乐特征、研究范畴、形态研究、相关研究、戏曲音乐、文化艺术、文化特征、价值意义、佛教音乐、音乐学、艺术性、戏曲学、国家级
J60;J8
2012-08-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