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0447-6573.2011.11.025
对话宇宙万物 求索生命意义——马勒《第三交响曲》的音乐分析
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1860-1911)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地利的作曲家、指挥家.生前的马勒更多是作为一位杰出的指挥家扬名于世,直到他逝世后,人们才逐渐认识到其作曲家的地位,并将其与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布鲁克纳等人一起排入了维也纳交响乐大师行列.学界对马勒音乐创作的关注和研究是从二战后开始的,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出版了首部专门讨论马勒作品的音乐学杂志《协和与不协和》(美国布鲁克纳协会主办),它是当时较集中地发表关于马勒音乐研究的刊物.1960年,美籍法国学者亨利-路易·德·拉·格兰热(Henry-Louis de la Grange)完成了其著名的《马勒传》(开始是两卷,后扩展成四卷)①成为马勒研究史中的重要事件.其后,越来越多的音乐家开始研究马勒及其音乐创作,到70年代产生了"马勒风潮",并以不可抵御之势席卷世界.
对话、宇宙万物、生命意义、马勒、第三交响曲、音乐创作、布鲁克纳、作曲家、指挥家、世纪末、音乐研究、美国、勃拉姆斯、音乐学、音乐家、研究史、维也纳、舒伯特、莫扎特、交响乐
J60;I02
2012-03-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