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0447-6573.2011.11.016
南北筝派的左手技法风格的比较研究及文化阐释
传统筝曲的演奏,左手主要采用按、滑、揉、颤等技法对右手通讨托、劈、勾、抹等技法弹奏出的旋律进行色彩性润饰和功能性润饰.色彩性润饰通过左手的按、滑、揉、颤等技法增强旋律的地方风格与韵味,不构成移调、转调.功能性润饰则通过按音技法改变弦的音高以达到改变音阶及调式的目的.传统古筝的空弦音高为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这是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五正声,而变宫、闰、变徵、清角则被认为是偏音.筝界视正声以外的音为韵,正声不足则以韵补之.南北筝派音乐风格的差异除了通过音阶、旋法、音乐结构等创作方式以及通过右手托、劈、勾、抹等演奏手法来表现,左手以韵补声的演奏技法也是形成南北筝派风格差异的重要手段.
筝派、技法风格、比较研究、演奏手法、色彩性、功能性、传统音乐文化、音乐结构、音乐风格、音高、以韵补声、演奏技法、旋律、五声音阶、风格差异、地方风格、创作方式、传统筝曲、按音技法、五正声
J52;J60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09-10D192]
2012-03-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