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0-9736.2021.07.018

原发性面肌痉挛31例MRI体层血管成像责任血管特点分析

引用
目的:回顾性分析采用MRI体层血管成像(MRTA)检查的原发性面肌痉挛(EHFS)患者面神经相关责任血管形态及其与受压状态和受压区域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EHFS31例,均行MRTA检查.采用MRI常规三维时间飞跃法扰相梯度回波序列(3D-TOF FLASH)和三维容积内插屏气检查序列(3D-VIBE)进行横断位扫描.在后处理工作站3D模式下对3D-VIBE序列原始图像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沿面神经长轴的横断面、斜矢状面以及面神经短轴的斜冠状面接触神经与血管压迫点的位置,分析神经—血管关系.分别对3D-VIBE和3D-TOF FLASH序列进行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IP),判断面神经根部责任血管冗长的形态,分析神经—血管关系与冗长责任血管形态的相关性.结果:(1)本组EHFS 31例中,责任动脉均较健侧迂曲、冗长,合并基底动脉迂曲、冗长25例;责任血管与面神经空间关系的紧密程度,随着责任血管的扭曲程度而逐渐加强,其中,扭曲程度最高的领结型责任 血管中神经—血管关系以 Ⅳ型(压迫)居多,占41.9%(13/31),扭曲程度最低的线型责任血管中神经—血管关系无一例为压迫,扭曲程度较低的波浪型责任血管中神经—血管关系压迫比例亦较低,为3.2%(1/31).(2)3D-VIBE序列显示责任血管位于面神经根出脑干区(REZ)段背侧6例,腹侧16例,上缘4例,下缘4例,包括责任动脉28支,责任静脉4支;3D-TOF FLASH序列显示责任动脉20支,责任静脉0支,责任血管(动脉)位于面神经根REZ段背侧5例,腹侧10例,上缘3例,下缘2例.(3)面神经受压责任血管来源以小脑前下动脉(AICA)最多见,占51.6%(16/31),其次是小脑后下动脉(PICA),占32.2%(10/31),其余分别来自基底动脉(BA)和岩静脉(PV),分别占3.2%(1/31)和12.9%(4/31).结论:3D-TOF FLASH序列能够完整显示EHFS责任血管的来源与全长,3D-VIBE序列能够准确显示责任血管形态学细节;EHFS患者责任血管以AICA多见、压迫点多位于面神经根REZ段的腹侧,冗长、扭曲的责任血管是EHFS发病的重要诱因,EHFS患者面神经根受压的概率随着责任血管扭曲程度的增高而逐渐增大.

原发性面肌痉挛;MRI体层血管成像;面神经;责任血管

64

R745.1+2;R445.2(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2021-09-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657-660,671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人民军医

1000-9736

11-2657/R

64

2021,64(7)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