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0-9736.2021.06.017

改良粘接固位对种植修复黏固剂残留及患者龈沟液内细胞因子的影响观察

引用
目的:观察改良粘接固位方式对种植修复黏固剂残留及患者龈沟液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某医院口腔科行种植体修复的后牙缺失112例,均行单冠修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7例,根据冠边缘与牙龈的关系,两组又分别分为平龈、龈下1 mm和龈下2 mm等3个亚组.两组义齿加工、粘接前准备过程均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粘接固位方式行种植体修复,观察组采用改良粘接固位方式行种植体修复.通过X线摄片确认有无黏固剂残留,并从口内取出基台及牙冠,观察比较两组黏固剂残留情况;随访1年,比较两组种植体及同名天然牙牙龈出血指数、菌斑指数构成情况;分别于粘接后1个月、6个月,采用滤纸条收集患者种植体周围龈沟液及同名天然牙龈沟液,检测并比较两组龈沟液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等炎症因子水平.结果:(1)冠边缘位于龈下越深,则黏固剂残留量越多,且观察组各亚组黏固剂残留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各亚组(P<0.05).随访1年,观察组龈沟出血指数构成及菌斑指数构成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粘接后1个月,两组TNF-α、IL-6、IL-8水平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粘接后6个月,两组TNF-α、IL-6、IL-8水平均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粘接后1个月(P<0.05,P<0.01),且观察组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在种植修复中采用改良粘接固位方式,可有效减少黏固剂的残留及其对龈沟的刺激,从而显著减少修复后种植体周围疾病的发生,是种植体冠修复较为理想的粘接固位方式.

龈沟液、炎症因子、粘接方式、种植修复、种植体周围疾病

64

R783.3(口腔科学)

2021-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542-545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人民军医

1000-9736

11-2657/R

64

2021,64(6)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