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0-9736.2021.05.017

不同分型新冠肺炎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期间胸部高分辨率CT表现对比观察

引用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分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住院治疗期间其胸部高分辨率CT(HRCT)表现和变化特点.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且治愈的新冠肺炎患者102例,根据临床分型分为重症组44例(重型39例、危重型5例)与普通型组58例.收集入组病例年龄、症状、合并基础疾病、病原学检测、病程、影像学检查等临床资料,观察比较两组一般情况,以及不同时间节点(入院前及入院第1周、第2周、第3周)胸部HRCT表现及变化特点.结果:(1)重症组年龄(53.0±14.5)岁,非常显著高于普通型组的(42.1±14.2)岁(P<0.01).重症组合并基础疾病的情况较普通型组更多见,但除合并糖尿病占比显著高于普通型组(P<0.05)外,两组其他基础疾病构成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重症组肺炎进展、肺炎吸收阶段病程及总住院治疗时间,均非常显著长于普通型组(P<0.01).(2)入院前首次胸部HRCT检查,两组均显示不同程度的肺部阴影.重症组31例(70.5%)、普通型组40例(69.0%)肺内病灶以磨玻璃实变影为主,病灶大小不一,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重症组11例(25.0%)、普通型组12例(20.7%)肺内病灶以斑片状实变或亚实变影为主;两组在肺内病灶密度表现上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病灶均主要位于两肺的外带胸膜下区,可跨越肺段的解剖分布,大部分呈两肺多叶段浸润累及;但重症组较普通型组更多出现肺内病灶≥3枚(P<0.05)、≥4个肺叶受累(P<0.05)及病变外周+中央弥漫分布(P<0.01).首次胸部HRCT检查两组均未见胸腔积液.(3)重症组与普通型组肺炎高峰时间分别在入院第2周[(9.8±3.4)天]、入院第1周[(4.6±1.6)天];此阶段肺内病变进展最为显著,两组肺炎高峰时间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重症组与普通型组肺炎吸收好转时间分别在入院第3周[(15.6±6.6)天]、入院第2周[(9.8±2.9)天];两组肺炎吸收好转时间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入院第1周,重症组较普通型组更多出现以肺内磨玻璃实变影为主病变范围扩大(P<0.01);而普通型组较重症组肺内部分病灶更多开始出现吸收好转(P<0.01).入院第2周,与普通型组比较,重症组肺内大部分以磨玻璃实变影为主病变范围仍继续扩大、实变加重(P<0.01);而普通型组较重症组肺内大部分病灶更多出现明显吸收好转(P<0.01),其中2例肺内病灶完全吸收.入院第3周,两组在病灶范围扩大和实变加重方面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肺内病灶均见不同程度地吸收好转,表现为范围缩小、密度减低,普通型组有14例肺内病灶完全吸收,重症组无一例肺内病灶完全吸收;两组在肺内病灶完全吸收表现方面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两组同时出现不同程度的肺纤维化表现,但重症组较普通型组肺纤维化病灶数目更多、范围更大(P<0.01).重症组较普通型组更易出现胸腔积液,且吸收更慢(P<0.05,P<0.01).结论:新冠肺炎患者入院前具有典型的影像学特征,重型及危重型年龄偏高,更多合并基础疾病,尤其是糖尿病;普通型肺内炎症高峰期出现早,肺内病变吸收好转较快,而重型及危重型肺内炎症高峰期出现晚,肺内病变进展时间长,且病灶吸收好转后更易出现明显肺纤维化.

新型冠状病毒、2019冠状病毒病、新冠肺炎、高分辨率CT检查、临床分型

64

R816;R563.1(放射医学)

2021-06-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450-456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人民军医

1000-9736

11-2657/R

64

2021,64(5)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