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兵对抗演习坦克乘员肌疲劳特征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调查某训练基地参加实兵对抗演习坦克乘员肌疲劳特征及影响因素,为相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演习中1121例坦克乘员肌疲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按照延迟性肌肉酸痛评分法(DOMS)进行疲劳程度分级,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肌疲劳后疼痛程度,并分析不同专业、季节以及不同军龄、驾乘时间等因素对肌疲劳的影响.结果:坦克乘员肌疲劳总体发生率38.8%,其中,驾驶员组肌疲劳发生率53.3%,非常显著高于车长组的17.4%(P<0.01);1年军龄组肌疲劳发生率非常显著高于2年军龄组及≥3年军龄组(P<0.01);驾驶员组VAS评分(7.3±2.4)分,非常显著高于车长组(4.7±1.3)分(P<0.01);从事坦克专业驾乘时间<4年组肌疲劳发生率非常显著高于>9年组(P<0.01);7月、9月和1月份演习时坦克乘员肌疲劳发生率非常显著高于5月和10月(P<0.01).肌疲劳发生率以腰骶部最高,为49.5%,下肢最低,为9.7%;肌疲劳程度以轻、中度为主,其中,轻度占51.5%,中度占37.5%,重度占11.0%.结论:实兵对抗演习中坦克乘员肌疲劳发生率较高,与军龄、演习季节、乘员专业及从事时间、作业姿势、舱内环境、工作负荷、演习科目等因素有关,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
实兵对抗演习、坦克乘员、肌疲劳、影响因素
61
R873(运动医学)
2018-09-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493-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