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0-9736.2006.05.034

乳糖吸收不良的研究进展

引用
@@ 乳糖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乳汁和经过加工的食品中,如面包、饮料等[1].主要在小肠内水解、释放葡萄糖和半乳糖,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吸收入血.未分解的乳糖在肠内细菌作用下产生微量短链脂肪酸、乳酸及H2、CH4、CO2等气体,引起腹胀、肠痉挛性疼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严重时影响营养的摄入.当人体内乳糖酶含量不足或缺乏时,乳糖不能被水解而保留在肠内,即为乳糖吸收不良症;若食用乳糖后产生以消化系统为主的临床不适症状,称为乳糖不耐受症.现对其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乳糖吸收不良、基因研究

49

R5(内科学)

2006-06-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298-300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人民军医

1000-9736

11-2657/R

49

2006,49(5)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