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9736.2006.05.034
乳糖吸收不良的研究进展
@@ 乳糖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乳汁和经过加工的食品中,如面包、饮料等[1].主要在小肠内水解、释放葡萄糖和半乳糖,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吸收入血.未分解的乳糖在肠内细菌作用下产生微量短链脂肪酸、乳酸及H2、CH4、CO2等气体,引起腹胀、肠痉挛性疼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严重时影响营养的摄入.当人体内乳糖酶含量不足或缺乏时,乳糖不能被水解而保留在肠内,即为乳糖吸收不良症;若食用乳糖后产生以消化系统为主的临床不适症状,称为乳糖不耐受症.现对其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乳糖吸收不良、基因研究
49
R5(内科学)
2006-06-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298-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