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质婚、交换婚与当前中国社会的婚姻壁垒
婚姻壁垒是测量不同社会群体通婚难易程度的重要指标.当前中国社会不同群体间的婚姻壁垒究竟有多高?以往研究虽有涉及,但未重点讨论并进行定量测量.文章利用2012~ 2013年“社会发展与社会建设”全国调查数据,测量不同教育水平、社会阶层地位和收入水平群体间的婚姻壁垒状况.对数线性模型和序列逻辑斯谛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教育婚姻壁垒最高的是男大女小的传统婚配年龄组;阶层婚姻壁垒的强度随着阶层地位的提升而增加;收入水平越高的男女双方结婚的概率越高,相比中等收入及以下群体,中高收入和高收入群体内部通婚概率更高.婚姻壁垒高高竖起,各类同质婚而非交换婚是当前社会婚姻匹配的主要模式,社会不平等通过婚姻壁垒得以塑造和延续.
婚姻壁垒、婚姻匹配、同质婚、交换婚
41
C91;F12
上海研究院“北上广中等收入群体研究”课题和上海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工程—东方学者科研项目的资助
2018-01-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7页
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