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405/j.cnki.1004-129X.2016.03.009
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工资扭曲程度测算
本文以随机前沿模型为基础,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 GSS) 2005~2013年微观个体数据,定量估算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扭曲程度及其演变趋势.研究结论表明: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工资决定的市场化效率仅达到65%~75%左右,存在严重的工资向下扭曲现象,工资扭曲程度约达25%~35%;2005~2013年,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的整体工资扭曲程度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拐点大约发生在2011年;劳动合同和工会对于劳动力的工资扭曲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已经成为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双重”保障机制.上述结论的政策启示在于:构建有效的就业服务体系以缓解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缺陷和制度性障碍是必要的,同时还应在继续完善劳动合同制度的基础上改革工会制度.
工资扭曲、城镇劳动力市场、随机前沿模型
38
F240(劳动经济)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大城市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平衡性研究14ZDA03;2014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计划项目:中国特大城市结构性就业失衡与优化研究14CUEB002
2016-05-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