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话语之乡——我的民间文学阅读与教学
当民间文学与语文课程相遇,意味着什么?它首先击中了当下儿童阅读生态的缺憾。城市文化中长大的“塑料儿童”,与自然、山川疏离,失去了某些人类的“本能”。而民间文学正是记录着人类、民族文化密码的自然存在,如果让儿童亲近它们,便可能找回阅读和学习的本来意义。从这个角度看,民间语文课程建设肩负着文化“寻根”的重任。
民间文学、文学阅读、教学、话语、儿童阅读、城市文化、自然存在、语文课程
G42(教学理论)
2012-04-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