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送养的时空演化及决策机制
中国民间抱养行为由来已久,家庭送养的决策将完全改变儿童的生存和发展的轨迹.囿于送养的隐蔽性和复杂性,且相关研究匮乏,亟需系统性的剖析.文章基于公益平台寻亲数据,运用社会网络、空间分析、数理统计以及地理探测器的方法,探究1981—2010年家庭送养的时空分异特征,并进一步归纳送养决策的流程及原因机制.结果表明:1)送养主体为未满1周岁女童.2)送养人数在时间上呈现"先增后减"的倒"U"型分布,在空间上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中部以及川渝地区.3)家庭送养原因以经济贫困为主,违反生育政策的影响次之.当家庭面临狭小的生育空间时,重男轻女的思想会被强化.4)地理探测器结果揭示,人口因素是影响送养空间分异最主要的原因,自然灾害、计划生育和经济因素在不同时期产生较大影响.5)基于理性选择理论提出了多尺度下的家庭送养的影响机制,认为家庭在作理性送养决策时,往往遵循生存理性、经济理性、制度理性以及社会理性的原则.
家庭送养、时空演化、送养原因、地理探测器、理性选择理论、中国
42
D669.5;D924.34(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北大学仲英青年学者支持计划;西北大学人地关系与空间安全特色优势团队建设项目
2022-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1462-1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