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海上搜救困难性评价
为保障船舶海上航行安全,结合GIS与模糊层次分析法,从海上搜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搜救力量2个方面选取9个因子建立海上搜救困难性评价模型,对南海海上搜救困难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自然环境影响下,南海海域搜救困难性具有"V"字形分布的特点,由东北向西南难度等级逐渐降低.2)在人文搜救力量影响下,南海海域的搜救困难性整体呈"东北-西南条带式",难度最大的区域主要位于南海东北―西南的连线上,呈不规则环状向连线两侧递减.3)综合两方面因素,南海部分岛屿周围搜救难度偏高,主要受台风等恶劣天气及远离搜救基地的影响,而远海海域搜救难度在整体上为"东北-西南递减式"空间分布格局,最高和较高的区域由研究区东北延伸至西南,然后向西北、东南两侧递减.总体而言,南海研究区中近21.1%的海域搜救难度≥7级,仍需加强对搜救力量的部署与建设.
南海、海上搜救、搜救困难性评价、模糊层次分析法、自然环境、人文搜救力量
42
U676.8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22-08-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138-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