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2-2302.2022.02.006
2010—2021年安徽省宿松县钉螺分布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宿松县钉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0—2021年宿松县螺情资料,统计钉螺面积、活螺密度、活螺框出现率等指标,分析全县及不同类型流行区钉螺分布及变化趋势.结果 2010—2021年,宿松县钉螺面积为1672.60~2171.57 hm2,总体平稳,其中江滩型流行区钉螺面积为985.74~1235.64 hm2,波动较小;湖沼型流行区钉螺面积为181.44~284.78 hm2,呈下降趋势;内陆型流行区钉螺面积为399.77~750.02 hm2,呈上升趋势.全县活螺密度为0.16~0.75只/0.11 m2,活螺框出现率为5.11%~11.78%.江滩型流行区和湖沼型流行区活螺密度相对平稳,内陆型流行区活螺密度呈现先降后升趋势;不同类型流行区活螺框出现率年度波动较大.2013年起全县未再查获感染性钉螺.结论 宿松县螺情总体平稳,但内陆型流行区螺情有扩散趋势,今后应重点加强内陆型流行区钉螺监测与控制工作,以巩固防治成果.
血吸虫病、钉螺、宿松县
20
R184.38(流行病学与防疫)
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安徽省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项目
2022-05-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