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2-2302.2014.01.006
肝吸虫病不典型临床特征初探
目的:分析不典型肝吸虫病的临床、影像和实验室特征,以减少肝吸虫病的误诊和漏诊。方法通过对4例不典型肝吸虫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肝吸虫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情况的详细报道和分析及治疗效果的评价,归纳总结不典型肝吸虫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结果非疫区临床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和(或)血IgE水平增高者,在临床上要考虑寄生虫感染的可能;如影像上早期有以肝细胞坏死为主要病理损伤的临床表现,体现为肝脏呈片状低密度占位性改变,要排除外肝吸虫感染的可能,完善肝吸虫相关血清学和病原学诊断,必要时可试验性驱虫治疗。结论在非肝吸虫病流行区患者,如有不明原因的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影像上为肝脏呈片状低密度占位性改变,要加强肝吸虫病的鉴别诊断意识,即使在试验性杀虫治疗过程中,也不能忽视粪便中继续寻找病原学依据的必要。减少肝吸虫病的临床误诊和漏诊。
肝吸虫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
R39;R65
北京市科委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资助项目Z20130309020037;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院启动课题yyqdkt2011-29;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资助
2014-05-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