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2-2302.2011.02.003

2006~2010年安徽省钉螺分布调查分析

引用
目的 了解和掌握安徽省钉螺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于每年春季,采取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样的方法对全省现有螺环境、历史有螺环境以及可疑有螺环境进行螺情分布情况调查,建立各环境钉螺调查数据库,统计分析有螺面积、感染性钉螺面积、活螺密度以及感染性钉螺密度等螺情指标.结果 安徽省有螺环境和感染性钉螺环境数量均呈现逐年减少趋势,2010年查出的有螺环境和感染性钉螺环境数量分别较2006年减少了7.25%和56.12%.全省有螺面积2006~2010年总体变化不大,呈窄幅波动状态,但不同类型环境中湖滩钉螺面积2009年出现较大幅度上升,其钉螺面积2009年较2008年增加了 34.98%.全省感染性钉螺面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09年感染性钉螺面积由2006年1285.989 5hm2下降为560.253 8hm2,下降了56.43%.但2010年感染性钉螺面积有所回升,2010年全省感染性钉螺面积较2009年上升了28.87%.2006~2010年全省活螺平均密度均在1只/0.11m2以下,佃感染性钉螺密度自2006年以后下降较为明显,2007年较2006年下降了59.07%,2007~2010年全省感染性钉螺密度在0.000 62~0.000 88只/0.11m2之间波动.结论 安徽省感染性钉螺分布环境数量呈现徘徊以及感染性钉螺面积出现上升势头的状况,将成为全省进一步巩固防治成果的重要隐患,为实现到2015年全省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目标,应进一步推广实施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加强对易感环境药物灭螺力度.

钉螺、感染性钉螺、分布、安徽省

9

R53;R18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9BAI8B07;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日2008ZX 10004-011

2012-0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74-77,94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1672-2302

34-1263/R

9

2011,9(2)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