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2-2302.2010.02.016
江苏仪征市沿江滩地"兴林灭螺"15年效果观察
@@ 仪征市地处长江北岸,辖区内沿江6个乡(镇)为血吸虫病流行区,流行区人口11.80万余.全市现有江滩面积3000h㎡,其中芦滩1000 h㎡,大都沿江岸呈狭长型分布.上世纪80年代后,由于长江洪水不断,导致江滩有螺面积不断增加,至1993年已达170 h㎡,急性感染时有发生,血吸虫病疫情回升[1],如继续采取以灭螺为主的防治对策,将会直接影响长江的生态平衡[2].因此,为了寻找适合江滩地区防治血吸虫病的有效措施,控制血吸虫病的流行,自1993年起,先后对本市有螺江滩实施了去芦栽植意大利杨树的综合治理措施,至1997年已在长江滩地栽植意大利杨树666167 h㎡.为了观察滩地造林的灭螺效果及其对控制血吸虫病疫情的作用,我们对实施栽植意大利杨树的3个有螺滩块进行了连续15年的跟踪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江苏、仪征市、江滩地、血吸虫病、意大利杨树、长江、综合治理措施、栽植、流行区、直接影响、有效措施、有螺江滩、疫情、沿江、滩地造林、生态平衡、灭螺效果、面积、控制、结果报告
8
S71;X32
2011-01-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