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2-2302.2004.03.022

人体隐孢子虫病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引用
@@ 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是yzeer首先于1907年在实验小鼠胃肠道内发现的一种能广泛感染脊椎动物的单细胞寄生原虫.直到1976年Nime和Meisel分别各报告一例人体隐孢子虫病,才首次证实隐孢子虫也可感染人体.文献报道的隐孢子虫共有20多种[1],目前公认的只有6个虫种[2],它们分别是微小隐孢子虫(C.parvum)、小鼠隐孢子虫(C.munris)、火鸡隐孢子虫(C.meleagridis)、贝利隐孢子虫(C.baileyi)、蛇隐孢子虫(C.serpentis)及鱼隐孢子虫(C.nasorum).其中感染人类的是微小隐孢子虫,它引起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目前隐孢子虫病被确定为世界最常见的6种腹泻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于1986年将隐孢子虫病列为艾滋病(AIDS)的怀疑指标之一[3],并将隐孢子虫作为艾滋病的常规检查项目.因此,隐孢子虫及由该虫引起的人体隐孢子虫病在国内外的研究报道日趋增多.本文就人体隐孢子虫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现况作一综述.

人体隐孢子虫病、微小隐孢子虫、小鼠隐孢子虫、世界卫生组织、流行病学研究、火鸡隐孢子虫、感染、艾滋病、小鼠胃肠道、临床表现、检查项目、寄生原虫、脊椎动物、腹泻病、单细胞、指标、文献、实验、国内、虫种

2

R3(基础医学)

2005-01-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88-190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1672-2302

34-1263/R

2

2004,2(3)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