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2-2302.2004.03.021
HIV/AIDS抗病毒治疗中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 1986年,当叠氮胸苷(AZT,ZDV)作为第一种抗艾滋病病毒(HIV-1)药物应用于临床时,显示出可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1)感染者和病人(以下称HIV/AIDS)CD4淋巴细胞上升[1].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发现其不能有效地阻断HIV感染者发展成AIDS,并存在着严重的不良反应.1989年就发现HIV对AZT的抗药性,其出现取决于用药时间的长短与疾病所处的阶段[2].到20世纪90年代初,在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的基础上,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研制成功并试用于临床,但这类药物单独使用极易产生耐药,使临床应用受限.研究发现二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联合治疗可提高HIV/AIDS CD4水平并可使血清HIV-1 RNA水平下降[3].
抗病毒治疗、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药物应用、临床应用、感染者、艾滋病病毒、用药时间、淋巴细胞、联合治疗、叠氮胸苷、不良反应、类药物、抗药性、血清、显示、试用、耐药、疾病
2
R5(内科学)
2005-01-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8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