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历史分析视角下的战争罪行认识解读——以绘鸠毅的"人生三部曲"为例
话语-历史分析理论认为,语言是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话语的形成取决于一定的社会语境及说话者的交际意图.日本"中归联"原侵华战犯绘鸠毅回忆录中的罪行认识话语记录了其对战争罪行认识的转变过程,即绘鸠毅对战争罪行的认识呈现出"服从命令实施罪行-被动陈述罪状-认罪并主动内省罪行"的转变过程,该转变过程也体现在其不同阶段所使用的话语策略中.结合社会历史语境可知,绘鸠毅前期对战争的认识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影响,后期在中国关押期间通过接受教育及自我学习与思考,其对战争及罪行的认识发生重大转变.
话语-历史分析法、日本战犯、战争罪行认识、"中归联"、话语策略
K250.6(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1BDJ075
2023-03-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7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