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519/j.issn.1000-0526.2022.051602
基于GP M/DPR数据的北疆地区降雪云宏观结构和微物理特征分析
利用GPM/DPR双频降水雷达资料、FY-2E卫星资料和地面降水实况,对新疆北部四次成熟期降雪过程的红外亮温、水平分布和垂直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降雪云团的云顶亮温集中在210~245 K,降雪云主要为层状云,中云对降水率贡献最大,近地面降水率多分布于0.5~2.0 mm·h-1,回波顶高主要集中在3.0~4.5 km范围内,回波顶高与近地表降水率强弱变化存在正相关;雷达反射率因子(Z)范围在22~35 dBz,强回波中心高度主要分布在1.25~4.50 km;质量加权平均直径(Dm)为1.01~1.25 mm和粒子数浓度(dBNw)为32~36的配置贡献的降水最多,对应的高度范围为2.19~2.50 km和2.13~2.67 km;近地表由碰撞-聚并过程产生的大粒子较多,近地表附近Dm达到了2.33~3.00 mm,Z和Dm朝地面几乎恒定或稍有增加,Z和Dm数值大小与地表降水量变化呈正相关特征.
双频降水雷达(DPR)、降水垂直结构、回波顶高、滴谱参数
48
P412(大气探测(气象观测))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课题;中国气象局西北区域人影建设研究试验项目;新疆气象局引导性计划项目;新疆气象局引导性计划项目
2022-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1140-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