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0578-0608.2017.10.021
洋徒弟——大山(下)
大山拜了师,并没有把说相声当成自己唯一的追求,他依然把自己的兴趣放在了对中华文化的学习、研究上.1991年放暑假,许多外国学生都回国度假去了,大山没有回去.暑假快结束的时候,他来到我家.“老师,我这儿有几个字,您看您认识吗?”他掏出一个小本,从中拿出几张纸,上面有他早预备好专门考我的几个字.这几个字是“餶”“旆”“棼”“龝”.我一下子被难住了.这几个字当中,除了“龝”字我知道是秋天的“秋”字的古写,因为我爱好书法,曾经写过这个字,其余这几个字,我连见都没有过.“大山,你从哪个犄角旮旯里弄来这些字?这字甭说我不认识,我爸爸也准不认识!”我说这话不是玩笑,我爸爸是学文学的,而且是上了两次大学学中文.他曾经告诉过我“参差不齐”千万别念成“参(cān)差(chā)不齐.
大山、中华文化、外国学生、暑假、中文、学习、兴趣、相声、文学、玩笑、书法、秋天、里弄、度假、大学
TD9;P58
2017-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