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的彝族“三道红”说唱
民间说唱中的俗和雅,都是一种美.从社会演进的规律和顺序上来讲,一定是俚语在前,雅文在后——换句话说:越成熟的文学艺术形式,形成期越晚.下面,我结合云南石屏县一带流传的彝族“三道红”说唱艺术,谈一谈其形式、内容、演唱方式及传承方式的演变过程.“三道红”汉人对彝族这个支系的他称,冈该民族的女性头饰上有三道红丝而得名.他们生活在坝区(平坦的盆地),依湖而居.环境造成他们的歌唱习惯,声高腔尖,穿透力强.他们传统的演唱曲牌有两个:”海菜腔”和”白话腔”.前者适合于远距离沟通;后者适用于近距离交流.
与时俱进、彝族、艺术形式、演变过程、说唱艺术、女性头饰、距离沟通、传承方式、形成期、石屏县、穿透力、云南、文学、曲牌、盆地、民族、民间、俚语、交流、环境
J64;I20
2016-06-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