圃内鲜花生遍地 各展芳华始是春——作品是小剧场的立身之本
作为一名小剧场的经营管理者,由我们几个年轻人于2012年年初创立的“大逗相声”已经走过了三个年头,并逐渐培养形成了固定的观众群,每周六下午的业务场演出也能够做到场场满座儿——仅此一点,我们几个领导者便已经颇为欣慰了.回顾三年来走过的道路,创立之初的场景兀自清晰:当时据不完全统计,每周六北京城内进行相声演出的小剧场达到20余家,十几家社团同时开演,竞争颇为激烈.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如何能够吸引观众喜爱我们几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的作品,关注“大逗”这样一个刚刚成立的团体,是我们几个年轻人最挠头的事.抓耳挠腮不得窥其门径之际,忽的又想起了近半个世纪前,毛主席所提出的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八个字,似乎离我们这些“80后”、 “90后”的年轻人已经很远了,但又恰恰是相声小剧场发展的最根本之路.
2015-06-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