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曲艺生态的变迁及应对
一、上海曲艺的过去与现在上海的本土曲艺在清代末年开始日臻成熟并活跃,曲种主要是沪书、本滩、锣鼓书等,后来在文明戏、小热昏、隔壁戏等艺术样式的影响下,上世纪20年代初出现了独脚戏,随后独脚戏成为本土曲艺的最大曲种.同时在民间小调和本滩、沪书、锣鼓书等的影响下出现了以唱为主的说唱以及《金铃塔》这样的经典作品,直至1956年在侯宝林先生的建议下才定名为上海说唱.加上苏州来沪的评弹,形成了独脚戏、上海说唱、评弹三足鼎立的本土曲艺格局.1930年上海的独脚戏演员已达100余档,1945年以后独脚戏从业演员达500余人.
都市、曲艺、独脚戏、上海、说唱、艺术样式、演员、曲种、清代末年、评弹、民间小调、经典作品、文明戏、侯宝林、苏州、隔壁、格局、定名
I20;J8
2014-10-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