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相声团体在上海打造一片“笑天地”
相声一直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尤其在每年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上,相声更是一道不可缺少的文化大餐。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相声界也曾出现过于振寰、叶惠贤、周嘉陵、郭海滨等优秀的相声演员,创作了不少优秀的作品。然而,一方面由于他们都属于非专业相声演员,另一方面也由于缺少一个平台将他们组织起来,北方相声始终难以在上海的土壤里扎根,难逃"南橘北枳"的命运。近年来,随着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上海的城市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加之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民营演出团体的崛起,一批年轻的北方相声演员到上海创业发展,带动了上海本土有志于发展相声的青年人相继组成数个相声团体。他们面对习惯于欣赏滑稽戏、独脚戏的上海观众,在生活艰苦、创业艰难的情况下,大刀阔斧地对传统相声进行改造,创造性地将上海滑稽戏、评弹等艺术样式自然融入相声表演.
相声演员、上海、文化体制改革、天地、民间、春节联欢晚会、创业发展、艺术形式
J212(绘画技法)
2012-11-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