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667/j.cnki.cn23-1070/c.2022.02.005
辩证理性与新道德规范的重构——兼论赫勒后现代视域下美德伦理学的建构
美德是美德伦理学的根本和核心概念.20世纪中叶,美德伦理学开始复兴,东欧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赫勒于20世纪末致力于建构"至善"和"美德"伦理学.赫勒提出"好人存在"的美德伦理学预设.但她并不是纯粹的美德或至善伦理学的现代翻版,而是在后现代境遇下吸收了康德的先验哲学和部分规范伦理学的精华,提出了辩证理性的概念,并将这一概念冠以带有存在主义色彩的"生成性"的特质.这种生成之物既是理性的,也是情感性的.在此基础上,赫勒提出了情感生成理论.这一理论揭示了道德情感和非道德情感中的新因素,偶然性的激情基础上形成的"善为先"观念."善为先"构成了道德情感和非道德情感的区分以及道德心理化的基础."偶然性的激情"借助于人们的移情、同情和仁慈等能力而触发人们关于"善"的体验,形成"善为先"的观念,并导致情感的"道德化".赫勒的美德伦理学是"善为先"基础上的辩证理性与后现代基础上建构"道德新规范"的理论尝试,它融合了情感生成与情感道德化理论,以建构其"好人存在——他们何以可能?"的至善伦理学.
实践理性、辩证理性、情感道德化、至善
49
I532.072;B82;G64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6ZDA101
2022-06-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5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