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667/j.cnki.cn23-1070/c.2018.06.002
公民与私人:马克思早期人学思想的双重向度及其辩证关系
1841-1844年是马克思思想转变的关键时期,他吸收和超越了黑格尔法哲学和青年黑格尔派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特色.其中,马克思1843年所写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还蕴含着丰富的人学思想,而这一阶段入学思想的双重焦点就是公民与私人,并以此构成现实人的双重向度.梳理马克思这一时期的著述文献,不难发现其入学思想的理论逻辑,即从抽象人格转向现实的人,从公民转向私人,从而完成了从政治批判转向经济批判的人学思想的最初转型.但是,马克思强调私人重要性的同时并没有偏废公民人的价值和意义,而是强调公民与私人结合的感性的法人,也即自在且自为的人,是人的本质的最终实现.马克思早期的这一人学思想初步建起了日后入学理论的内在逻辑,形成了独特的人学思想底色,影响了其后人学思想的发展.
马克思早期入学思想、现实的人、公民、私人
45
A81;B0-0;A12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7BZJ026
2019-01-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