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7504.2012.06.021
《老子》:道的历史性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巴门尼德用"是"(τοου)表示世界的最高本体,从那时开始,希腊人就把理论的关注点从"水"、"无定"、"气"等具体的世界本原(αpκη,又译"始基")转到普遍的世界本体上来.在中国,大约同时甚至更早,就有老子用"道"来代替"天"、"帝"等宗教性的最高概念,指万物的根据.但是,"道"究竟有怎样的意义呢?后来的古代中国学者习惯意会和描述,而不愿诉诸具有逻辑性的表达方式,所以他们的研究成果至今仍需继续解读.近代中国人学习了西方的哲学概念,并用以界说古代学术思想,由此引起老子的道究竟是"本原"还是"本体","唯物"还是"唯心"的争论.
老子、中国人、本体、最高概念、哲学概念、研究成果、学术思想、古代、表达方式、巴门尼德、宗教性、希腊人、关注点、古希腊、学者、学习、唯心、唯物、描述、逻辑
39
K203(通史)
2013-06-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3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