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杨凝式的书法
杨凝式(873-954),五代书法家,字景度,号虚白,希维居士,华阴(今属陕西)人,居洛阳.唐末为秘书郎,历仕梁、唐、晋、汉、周五朝,官至太子太保,人称“杨少师”.其时,由于时局动荡,政治险恶,为了自保,杨凝式不得不佯狂自晦,故世人又称其为“杨风子”.他善文词,尤工行草,用笔奔放奇逸.无论布白,还是结体,都令人耳目一新.历代对杨凝式的书法成就无不赞许有加.苏轼说:“自颜柳氏没,笔法衰绝,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落,文采风流,扫地尽矣.独杨公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余,此真可谓书之豪杰,不为时事所汩没者.”米芾在看到杨凝式的行草书时也赞美说:“杨凝式如横风斜雨,落纸云烟,淋漓快目.”他的书法继承传统,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时代创新精神,开宋代尚意书风的先河.他喜题壁,却极少写尺牍,大量的书法作品留在洛阳寺观的墙壁上,由于历经战乱,这些都没留传下来.杨凝式留给今人的,仅《韭花帖》《神仙起居帖》《夏热帖》和《卢鸿草堂十志图跋》这四件作品.杨凝式独具慧眼,师古而不泥于古,在继承传统书写技法的基础上自辟蹊径,冲破了僵化刻板的牢笼,有着较为独特的个人艺术特色.
2017-03-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