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7-8487.2017.01.010
扶贫治理现代化的实现:阶段性特征、逻辑框架与发展保障
实现扶贫治理现代化是脱贫攻坚工作的更高要求,需要准确把握适度普惠的理念初步形成、多元主体的共责机制趋于完善、"美好生活"成为脱贫攻坚共识等扶贫开发的阶段性特征,从党的核心的认同化、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收入分配的合理化和政策体系的科学化四个方面建构扶贫治理现代化目标实现框架.同时应关注扶贫治理过程中的外部资源"强制嵌入"、 扶贫开发"运动异化"和工作推进"盲目跟风"三种倾向,重视乡村价值发现和本土资源利用,重视系统资源整合和脱贫长效机制完善,重视扶贫开发形势的理性研判和实践探索,以进一步推进反贫困事业和促进社会发展,增进民众福祉.
扶贫开发、精准扶贫、扶贫治理、倾向性问题、发展保障、治理现代化
F323(中国农业经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连片特困区扶贫资源配置效应与优化机制研究"14BJL077;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经济社会发展智库项目"江西实现'领跑脱贫攻坚'更高要求对策研究"16ZK09;江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江西精准扶贫绩效评估与扶贫政策优化研究"20161BBA10069;江西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江西脱贫攻坚的典型模式研究"2016ZD03
2017-02-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8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