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7-8487.2013.z2.006
把握要义,落实行动--当前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探析
一、解读学界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内涵的界定<br> 学术界已对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虽取得了众多的成果,但是对什么是共同富裕的概念仍然没有很好的界定。到目前为止,学者们对什么是“共同富裕”的定义通常采用两种表述方式:一种是“是什么”式的表达方式,如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是“社会主义本质”、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等等。但是,因为这种表达方式不是定义式的表达方式,读后仍无法确切知道什么状态才算共同富裕。另一种是“不是”的表达方式,如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不是“同等富裕”等等。这种表达方式没有完整地告诉我们什么是共同富裕。甚至有些学者把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说成是双富裕的思想,即物质和精神的双富裕,这显然是违背邓小平的本意的。因为,从文本的角度看,邓小平首次(1984年11月)提出共同富裕的概念到南方谈话(1992年2月),这期间至少有过14次谈到共同富裕,但每次都指物质富裕,并没有一次包含精神富裕的内容在内;再则从思想的立足点看,邓小平提出共同富裕思想,一要解决贫穷问题,二要解决两极分化问题,而不是要解决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或如何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来促进物质文明问题。在这里,我们不妨引用有关学者对共同富裕概念的界定:“在一定历史时期、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在解决生计问题之后,社会全体成员在物质财富占有方面得以整体提高且趋向均衡的社会现象”。笔者认为,这一阐述既符合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初衷,也是迄今为止学术界对共同富裕较为准确的概念定义。
要义、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表达方式、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概念定义、对邓小平、学者、学术界、物质和精神、整体提高、物质文明、物质富裕、物质财富、同等富裕、同步富裕、思想内涵、生计问题、精神富裕、建设问题
A8 ;F09
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项目代码1270XJ1512212的研究成果。
2014-01-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