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9670.2023.01.005
国家认同视域下中国和新加坡小学品德教育教科书比较研究——以中国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和新加坡名创版《好品德 好公民》为例
国家认同是指公民对本国的政治制度、历史文化、精神传统、地理风光与领土主权等产生的归属感.在中国和新加坡学校教育中,品德教育教科书作为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研究通过对中新两国小学品德教育教科书的比较研究,发现两版教科书在政治实体与效能、行为文化、历史人物、自然地理层面存在共性之处;亦在政治认同的视域丰富性、文化认同的方向、民族认同的趋向以及地理认同的偏重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比较的结果,本研究认为,两版教科书均需注重地理认同,加强领土主权意识教育;同时,部编版要加大民族认同比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名创版则需要平衡国家认同各层面比重,健全学生国家认同的知与情.
教科书、国家认同、《道德与法治》、《好品德 好公民》
52
G633.2;G415;D6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BDA190069
2023-03-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6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