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9670.2020.07.001
尼采、布克哈特与人文教育的后现代困境
青年尼采的第二篇“不合时宜的观察”即《论史学对生活的利弊》在尼采的整个写作生涯中地位非常特别,其批判矛头明显针对德意志人文教育的史学化.尼采的这一“观察”很可能与史学大家布克哈特相关,是尼采对布克哈特教育理想的劝诫,因为布克哈特热衰于提高中产阶级市民的艺术乃至学术爱好.尼采认为,现代文明程度越高的国家,人文教育程度越高,精神生活越普遍浅薄化,大学和中学教育成了“民主的胡作非为”的温床.后现代的人文教育状况让如今的我们不得不想一个问题:尼采与布克哈特之间的隐匿对话的思想史意义是什么.
尼采、布克哈特、人文教育、史学、教育危机
49
本文系2016年度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重大委托项目“公职人员的人文思想训练与政治素养关系研究”项目编号:GJ2016AW06
2020-09-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0页
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