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9670.2020.06.001
教育学“赫氏难题”与研究方式的转型因应
赫尔巴特率先提出事关教育学学科独立性的“赫氏难题”,为此曾形成德国路径和美国路径两种应对方案.但它们都只回答了“赫氏难题”的一半:前者坚守“教育学”学科立场,但脱离了实践土壤;后者关注实践,但失去了“教育学”边界.当代教育学人的探索逐步聚焦于对教育实践过程内在逻辑和基本结构的揭示,力求形成只有教育学不可替代的独特认识.这赋予了教育实践以教育学知识生产的源发性意义.其关键在于:如何处理与实践(者)的关系?如何实现教育学理论创生与教育实践变革的双向建构?在此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教育学者突破西方“旁观”传统,基于中国文化与知识传统创生并践行“深度介入”式教育研究,为解决“赫氏难题”提供了新的可能.具体而言,“深度介入”式教育研究在方法论上突破了理论者对实践(者)“看”而不介入的界限,在具体实施上保证了介入的“深度”,在研究主体上促进了两类主体角色的多重转换与转化,在学科界限上坚守了教育学的学科立场,在方法运用上实现了多种方法的具体综合.
教育学、“赫氏难题”、研究方式、旁观、深度介入
49
本文系2019年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国家一般项目“人工智能背景下教育的技术逻辑研究”项目编号:BAA190233
2020-08-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