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9670.2018.04.009
高考科目改革的轨迹与反思:基于选择性的视角
40年高考史是一部不断探索科目改革的历史,增加科目的选择性是贯穿高考改革的一条重要线索.20世纪80年代,教育界开展了一场高考改革大讨论,增加科目类别及选择性成为一种改革共识.20世纪90年代初,原国家教委增加高考科目类别及选择性的改革意见经过“三南”试点而搁浅,其后各省普遍采用“3+2”模式.20世纪90年代末的“3+X”科目改革,在综合科目方面基本实现了改革目标,但在增加科目选择性、增加高校及学生选择权与选择空间方面则以失败而告终.全国新一轮必考加选考的“3+3”模式改革困境,与之前“3+X”模式改革困境具有高度相似性.高考科目改革应当正确处理的基本矛盾包括:高中会考、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的基本功能及“挂钩”问题;高考科目设置的多样性、选择性与功利性、可比性问题;时间维度上的“一考定终身”与“多考定终身”问题;选考科目考试次数的“一”与“多”问题.
高考、科目、选择性、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47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我国新高考招生制度试点改革跟踪与评价研究”项目16CGL059中期成果
2018-08-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5页
8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