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童年观念的社会学研究——基于乡村民众的底层立场
乡村民众的传统童年观念在现代理性二分的思维方式下沦为被改造与弃绝的非理性的童年观念,传统童年观念的多元面向隐匿.文章基于底层乡村民众的立场,以质性访谈法探究1930年代生人至1960年代生人的童年观念,尝试呈现哑然无声的底层童年观念.首先,以家为本位是乡村民众传统童年观念的主要特征.家,是人们看待童年的根本基点.童年以是否成家为边界,而产生如此边界的区隔机制即是以家为中心扩展开来的人情网络.童年的意义与价值局限于家族的框架内.其次超越理性是传统童年观念的内在精神,体现为对儿童超能与脆弱的认识以及乡村民众童年的绵延性体验.传统童年观念的内涵为反思现代童年观提供新的启示.乡村民众童年的绵延体验消解了由儿童及成人的理性划分,体现出某种生长的力量.儿童与成人的这一模糊划分挑战了现代童年观念的进化论取向.童年观念现代化的过程并非是弃绝自身的过程,而是需要一份基于本土根基的坚守与澄明.
乡村民众、传统童年观念、社会学、以家为本位、童年的绵延体验
44
2015-12-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5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