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水上的桥梁:镜像神经元与教育实践——兼对“镜像教育”的批判
“镜像教育”是北师大陈建翔副教授提出的一个基于镜像神经元及其相关研究的教育实践方案.该方案的内涵与观点看似在教育学与神经科学之间架设了桥梁,实则忽视了这种联系的科学性前提.“观念的价值重于其科学证据”的信念解驱使镜像教育的倡导者无视镜像神经元研究存在的争议,并产生概念混淆、功能夸大与过度推论、爱因斯坦综合症等一系列科学性误解.与之相对,联结假说将镜像神经元视为是联结学习而非基于特定功能形成的产物,有望为镜像神经元与教育实践之间建立起更合理的桥梁.
镜像神经元、镜像教育、操作性定义、收敛性证据、联结学习、爱因斯坦综合症
42
2013-05-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7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