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亚诺《八月的星期天》记忆艺术分析
2014年,当代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因以其独特的方式"唤醒对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的记忆",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身份、记忆一直是莫迪亚诺在创作中最为关切的事情,也是众多学者研究的重心.国外有学者"从美学的角度,探讨了莫迪亚诺作品的记忆建构"(翁冰莹《巴黎·生命·仪式——论莫迪亚诺文学创作中的"记忆场所"》),也有学者站在历史的角度对莫氏作品中德占时期的记忆主题进行了探讨,指出莫氏通过不稳定的、碎片化的梦幻般的记忆,向我们揭示了准确地记录这一历史阶段的不可能性.布鲁诺·布兰克曼则从历史和伦理两个维度出发,继续深入莫氏笔下关于德占时期的记忆研究,并阐明其对莫氏作品创作的影响.国内学者对莫氏记忆艺术的探究,更多集中在其呈现方式、对现代人记忆困境,以及生存困境所具有的意义.例如,姜海佳、翁冰莹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出发,对莫氏独特的"记忆之场"进行了研究.
莫迪亚诺、艺术分析、记忆艺术、星期天
I565.074;I207.22;G212.2
2023-05-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