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4-2389.2017.03.007
从夷齐形象塑造看势道之争
伯夷、叔齐的形象是随着历史被人为塑造出的.从夷、齐生活的殷末周初到故事成型的司马迁时代,《论语》、《孟子》、《庄子》、《吕氏春秋》等都对其形象有极深的影响.《史记·伯夷列传》总结前人并有所创新,确立了此后两千年的正统夷、齐形象.随着三代理想世界的远去,现实政治对道冲击的变强,夷、齐形象逐渐丰满并远离圣人,接近普通人.这一变化背后隐藏着的,是士的政治需求.最终,随着秦汉大一统帝国的诞生,权势凌驾于道,内圣外王信仰变得难以实现.在此背景下,司马迁版本的夷齐故事为士人的行为提供了合理性解释:无论是屈从于世俗政治的权变还是降低自我定位的隐逸,本质上仍是把“道”放在第一位.
伯夷、叔齐、道与势、内圣外王、士、儒学
37
B222.05(先秦哲学(~前220年))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四书学史”13&ZD060;“四书学与中国思想传统研究”15ZDB005
2017-07-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