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渔业防灾减灾——以广东省为例
自然灾害是一个客观现象,而广东省地处典型气候脆弱区,是自然灾害多发省份,每年都会遭受原生的台风、洪涝、干旱、赤潮、寒潮以及次生的病害、污染等灾害,灾种多,灾期长,发生频率高,灾害损失大.例如2018年,广东全省就因灾害造成渔业直接经济损失24.1亿元,水产品损失11.3万t.其中损毁池塘0.7万hm2、网箱11 157只、围栏1 109 km、堤坝5 831m、泵站4 691座、涵闸1 911座、码头705 m、护岸2028m、防波堤5 531 m,工厂化养殖1座,苗种繁育场11个,沉船19艘、船损94艘,人员零伤亡.其中损失最大的是台风和洪涝,受灾面积4.3万hm2、损失水产品7万t、损失金额7.8亿元.依次是病害,受灾面积1万hm2、损失水产品2.6万t、损失金额3.7亿元,污染面积1 258 hm2、损失水产品1 662t、损失金额3 321万元,干旱面积261hm2、损失水产品312 t、损失金额788万元.渔业防灾减灾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共性原理指导下实施个性化方案,最终将每一种灾害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限度.
防灾减灾、广东省
35
P429;X43;TU998.4
2018-12-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