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战争"视野与"战败体验"的文学史、思想史意义
战争、战败作为一种堪称"反应装置"的特殊历史空间,为我们提供了验视日本文学家精神质地、考察日本文学根本属性的极端语境.对昭和初期和战后初期日本文学史的价值判定应警惕单一的审美尺度,兼治"去神化"之后、形而下层面的"人"的问题和江湖问题,以"江湖文学史"的观念,在思考文学、思想文本中的战争问题、战...>>详细战争、战败作为一种堪称"反应装置"的特殊历史空间,为我们提供了验视日本文学家精神质地、考察日本文学根本属性的极端语境.对昭和初期和战后初期日本文学史的价值判定应警惕单一的审美尺度,兼治"去神化"之后、形而下层面的"人"的问题和江湖问题,以"江湖文学史"的观念,在思考文学、思想文本中的战争问题、战败问题时,过于强调1945年8月15日的断代价值则有凸显政治、军事、民族尊严意义上的胜败结果之虞,却易 使战争亲历者和后来者们淡忘了战争在个体生命层面上带来的"痛与苦",在 某些国内、国际情势的综合刺激下易催生出修宪冲动,甚至转化为因败而战 的新事态;唯有以"跨战争"视野,对"战败体验"文本给予充分的重视、呈现和论述,让人们记住因战而败的历史真实,才能在其心中夯实好战必亡 的认知基础,培养出捍卫和平主义的坚定信念.
思想史意义、日本文学史、思想文本、昭和初期、去神化、价值判定、战后初期、历史空间、反应装置、审美尺度
I313.09;B313
2022-11-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