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感作为人类主体性解释的悖论——以《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的人机恋情(关系)叙写为例
科学技术作为修复、弥补、延伸人类身体功能的工具正不断更新着我们对身体的认知,它对人类肉身的变革最终会涉及人之为人的最后一道屏障——情感.机器人会有情感吗?如果机器人拥有了人类的情感,人类将走向何方?本文在梳理各学科领域定义的"情感"定义后,提出人类使用情感来建构人类主体性的解释.但这种情感与人类...>>详细科学技术作为修复、弥补、延伸人类身体功能的工具正不断更新着我们对身体的认知,它对人类肉身的变革最终会涉及人之为人的最后一道屏障——情感.机器人会有情感吗?如果机器人拥有了人类的情感,人类将走向何方?本文在梳理各学科领域定义的"情感"定义后,提出人类使用情感来建构人类主体性的解释.但这种情感与人类主体性的关系在后人类时代被解构,情感并不能作为人与机器/仿生人的根本性区别.本文特别以《仿生人能梦见电子羊吗?》作为研究范本,强调情感只是一种人类社会的差异性建构.小说文本对这种差异性的解构也表明在后人类时代人类情感的悖论,人类如果需要强化人类的优越性和主体性,应该建立新的情感范式和认知形态.这也为新信息技术时代的人类提出了挑战性的声音.本文认为,人机情感交互新范式将成为一种可能性.
科技、情感、人机情感关系、悖论、主体性
I106
广东省社科规划课题GD19CWW07
2022-11-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