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损害算定的基本原理与规范内涵——《民法典》第1184条的解释论展开
《民法典》第1184条作为财产损害的算定规范,在确定赔偿对象与损害量化的逻辑构造中发挥量化赔偿项目的功能,并未秉承完全赔偿主义而将赔偿范围与损害算定一体化对待的思路.就规范理念而言,第1184条没有采取在主观计算方法之上做"减法"的思路,而选择在客观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做"加法"的思路,并通过"其他...>>详细《民法典》第1184条作为财产损害的算定规范,在确定赔偿对象与损害量化的逻辑构造中发挥量化赔偿项目的功能,并未秉承完全赔偿主义而将赔偿范围与损害算定一体化对待的思路.就规范理念而言,第1184条没有采取在主观计算方法之上做"减法"的思路,而选择在客观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做"加法"的思路,并通过"其他合理方式"的表述呈现出财产计算方式的多元化倾向.也就是说,第1184条除了明文规定以市场价格标准为基础的客观计算方式之外,还可以通过"其他合理方式"的表述衍生出主观计算方式及其他多元化的算定方式,从而展现出财产损害算定方式的非定式化图景.此外,当面临计算不能的情形时,损害额酌定制度可以发挥量化损害的功效,与损害的算定存在相同的性质,在损害额酌定制度规范基础缺失的情况下,可以将其归入第1184条,通过"其他合理方式"的开放性表述确立损害额酌定的条文依据.
财产损害、市场价格标准、客观计算、主观计算、损害额酌定
D923(中国法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8BFX117
2022-11-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7页
116-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