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早期生成及特质
考古学的研究表明,我国农业的萌芽期约在10000年前.到了距今5000年前后,农业在北方和南方都已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适应农业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需求,这一时期已有了发达的宗族制度.农业文明和宗族制度共同孕育了血缘宗族伦理,三者相互支撑,持续发展,影响深远.进入西周后,周公立足孝道,制礼作乐,敬天...>>详细考古学的研究表明,我国农业的萌芽期约在10000年前.到了距今5000年前后,农业在北方和南方都已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适应农业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需求,这一时期已有了发达的宗族制度.农业文明和宗族制度共同孕育了血缘宗族伦理,三者相互支撑,持续发展,影响深远.进入西周后,周公立足孝道,制礼作乐,敬天倡德,超越了血缘宗族的狭隘范围,形成了周代礼乐文化.在此基础上,孔子的"仁学"立足"孝悌",以修身为起点,将宗族伦理发展为全社会的道德规范,确立了以个人道德内在自觉即内省为特点的修身之路,完成了上古文化"哲学的突破"和升华,从而为中国文化之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经孟子等儒家后学的持续推进,以人伦和教化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最终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修身则为中国文化架设了通向未来的桥梁.
农业文明、宗族制度、宗族伦理、儒家思想、仁学、修身
G09(文化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规划项目
2022-11-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5页
13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