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日常文化中的量化结果诸态
继中文版《技术世界的民间文化》一书在2014年问世之后,德国民俗学家赫尔曼·鲍辛格的第二本中文书《结果型社会——日常文化的诸多层面》出版了.鲍辛格著作众多,而这两本书却是与他的学术生涯中的关键性节点连在一起,两本书的完成时间相距半个多世纪.可以说,前者以中规中矩的学术经典风格让鲍辛格在1961年...>>详细继中文版《技术世界的民间文化》一书在2014年问世之后,德国民俗学家赫尔曼·鲍辛格的第二本中文书《结果型社会——日常文化的诸多层面》出版了.鲍辛格著作众多,而这两本书却是与他的学术生涯中的关键性节点连在一起,两本书的完成时间相距半个多世纪.可以说,前者以中规中矩的学术经典风格让鲍辛格在1961年叩开学术共同体大门,后者则是他留给民俗学同仁的一份礼物,是他在淡出学界时对学术共同体的致意和感谢,是团结、合作与友谊的见证.鲍辛格以"大家小书"那种娓娓道来的风格,从16个话题出发,观照当下日常文化中以量化结果为取向的现象.我们可以以书中"病有所得"一节为依托,尝试着去理解新冠疫情下在德国可以观察到的某些现象.
赫尔曼·鲍辛格、结果型社会、日常生活、疾病应对、新冠疫情、德国
K890(风俗习惯)
2022-11-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9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