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0529-1445.2023.05.031
美育让人听得出高山流水之意
前不久在广州松园国事活动中亮相的唐代古琴九霄环佩以及用其演奏的《流水》,令人惊叹于中华文化之高雅与绵永.1267年间这张刻有郭子仪和苏东坡之大名的古琴,还有那首高山流水之名曲,让无数文人墨客于抚弦谛听间感受到高雅之美的陶养."高山流水"的故事最早见于《列子·汤问》,讲的是俞伯牙弹琴,钟子期从中领会到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之意.如果说,专业艺术教育旨在培养俞伯牙这样能创造美的艺术家,那么美育就是要涵养钟子期这样会鉴赏美的普通人.虽为一介樵夫,却能与琴师鼓琴所念之"心同".如同"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美亦无时无处不在而常寂然于人心之外.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历代文人墨客何以偏爱携琴访友的题材.
高山流水、听得出
J623;I0
2023-05-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后插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