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五五宪草”与“中华民国宪法”之制定
一、前言
马奇(March)与奥尔森(Olsen)两人整理20世纪50年代政治学研究时,指出其中五个特征与缺失②,包括:语境论(contextualism),将制度视为社会整体之一部分而不加以区分;化约论(reductionalism),把宏观的政治现象化约为个体行为的汇集,不愿将政治的产生归因于制度;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将政治行为视为自我利益的算计而不是责任与义务;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历史被有效的机制所决定而忽略其无效率的一面;工具主义(instrumentalism),从资源分配看政治而忽略符号、仪式等在政治上的作用等.
中山、五五宪草、中华民国、政治上的作用、政治学研究、责任与义务、自我利益、资源分配、制度、政治行为、政治现象、功能主义、功利主义、工具主义、个体行为、语境论、化约论、奥尔森、整理、仪式
TP3;TN9
2014-02-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9页
5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