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3-9280.2016.03.009
“国体的可变性”与袁记宪制的法国元素
关于袁世凯从临时大总统—大总统—终身大总统—称帝的故事,一般史家往往将其比作王莽式的中国旧式野心家,在比较宪法上也往往更关注美式总统制或日式二元君主立宪制,又恰好袁世凯礼聘的两个外国宪法专家分别为美国人和日本人.其实我们如果仔细研究《中华民国约法》与《修正大总统选举法》的条文,就可发现其与拿破仑一世的“共和八年宪法”、拿破仑三世的1852年宪法符合若节;例如袁记宪制下总统十年任期、总统可指定继承人,立法院与参政院的设置等,都隐含了拿破仑法的宪法元素.作为打着共和幌子的宪法,1914年的袁记宪制与法国“前法”类似,具有“可变性”,也即在共和制的掩护下向帝制演变.虽然拿破仑三世拷贝拿破仑一世的“可变性宪制”最终成功复辟,可终身大总统袁世凯的帝制梦却很快破灭,中法历史相对照,民初的国人虽不满意共和却也不热衷帝制,这或者是袁氏失败的原因之一.
袁世凯、拿破仑、共和、帝制、宪法
O34;K25
2016-07-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38-146